ID: 22268280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60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格式
    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 教学形式 面对面授课 课题名称 《黄山奇石》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初具独立识简单字与阅读短句能力,阅读文章、找关键词并赏析句子的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教师应设置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2首古诗和3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个学习任务群在二年级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是“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教学提示”中也提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2—5自然段生动具体地介绍了4块有趣的奇石,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突出了怪石的奇、趣、多。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教学目标 1.认读“闻、名”等16个二会字,重点学习“都”多音字,认识“南、部”等10个四会字,会对四会字进行组词。 2. 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在阅读理解中积累“中外闻名、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黄山奇石的“奇”;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景介绍等方式介绍黄山其他石头,初步体会连词成句的有序表达。 4.学习借助课后拓展的形梳理与探究容词连词成句描写某处景物,初步体会形容词的美感,引申到生活中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读“闻、名”等16个字,重点学习“都”多音字,认识“南、部”等10个字,并能组词。 2.通过对“仙桃石、猴子观海”等段落的品读,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抓住“飞、落、抱、蹲”等动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体会奇石的有趣; 4.尝试用“好像、真像”模仿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其他奇石。 难点: 1.能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能仿照课文,用上想象介绍图中的石头; 2.学习借助课后拓展的形容词连词成句描写某处景物,初步体会形容词的美感,引申到生活中的各处景物。 教学策略: 1.借助多媒体、板贴,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 2.借助做动作,认识奇石并识字。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找到目的地 三、明确任务,精读理解 1.情境创设: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开启了美丽中国行———赏祖国美景,当金牌导游”的活动,我们跟着课文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瞧,我们去过山西省的———(“鹳雀楼”)。我们还去过江西省的———(“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就要来到我们的第三站———(出示“黄山风景区”) 2.引出课题: ①听说黄山有四绝,瞧瞧分别有什么——— ②今天我们要看的就是其中最有名的———(板贴课题“9.黄山奇石”) ③图片里把黄山的石头叫做怪石,课题却称呼它为奇石,这里的“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一选。(出示选项) ④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黄山奇石是什么? 1.你准备好来看看这些特别的石头了吗?坐上高铁,准备出发——— 2.在到达黄山之前啊,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看黄山在哪儿呢?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找到了吗———(出示安徽省地图) 3.看地图的时候要注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黄山就在安徽省的———(南部)真聪明,会看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