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832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31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雎鸠(jiū)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俶尔(shū)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冽(liè) 罔不(wǎng) 阡陌(mò) 寂寥(li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惊异 B.斗折蛇行   折:折断 C.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D.悉如外人   悉:全,都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忘路之远近 C.如鸣珮环,心乐之 D.乃记之而去 5.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B.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为宫室、器皿、人物 C.此中人语云  如有所语 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垂髫,垂下来的头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D.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8.名句默写。 (1)《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 (2)《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是:_____。 (3)《小石潭记》中以“_____”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姿态。 (4)《小石潭记》中写游鱼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句子是:_____。 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乐谱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1)选段中“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今天被我们称为( )。(多项选择) A.风   B.雅   C.颂   D.骚 (2)那些被记录下来的诗,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 (3)“诗三百”和《诗经》所指是同一事物吗?请根据选文加以简析。 10.复兴中学八年级(1)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标题撰写】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