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课教案 年级科目 三年级 语文 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能学习并运用找段落当中关键语句的方法; 能借助关键语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学习“一读,二想,三找”寻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并试着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 1.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将一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跟着课本去旅游,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 2.西沙群岛旅游社发布小导游招募令,首先考验大家的普通话: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B) 指导多音字“参”。 字音读准,相信这一段的朗读也难不倒你们。 二、第一关:西沙知识我知道 (1)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南海的西北部, (2)用文中对一句话介绍西沙群岛?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齐读 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课文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方面:海水、海底、海岛。 三、第二关:抓关键句,聚焦海岛 1.指名生朗读和反馈。 (1)指生朗读。 谁来介绍一下海岛的样子? (2)指生反馈。 海岛上有什么呢?(树林、海鸟、鸟蛋、鸟粪) 它们的数量怎么样?(多) 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的?(一片片、各种、遍地、厚厚的) (3)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要突出数量多,就要把这些词重读,谁再来试一试? 2.交流:这一段,作者写了树林多、鸟蛋多、鸟粪多,都是为了说明岛上的鸟?(鸟多) 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说明鸟多,谁能找到?(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全班齐读 小结:像这样,借助一句话就可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我们就把它叫做这一段的关键句。这也是我们这一单元要掌握的阅读方法,和习作方法 3.方法小结:找关键句有妙招:一读(读一读这一段话);二想(每句话写了什么);三找(哪句话最能概括整段话的意思) 三、迁移学法,海底探寻 1.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2)思考: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3)找到关键句。 2.反馈交流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3.读文学习 A.珊瑚 (1)海底的珊瑚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珊瑚还像什么 (3)课文里哪个词写出了珊瑚的特点? (各种各样) B.海参 (1)齐读描写海参的句子,哪个词写出了海参的特点? (懒洋洋) (2)海参在懒洋洋的干嘛? 蠕动;“蠕动”的意思就是———慢慢地移动。小科普:海参一小时只前进4米。 (3)所以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谁能给我们读一读。 学生评价读的怎样? 强调“懒洋洋”拖开调读,节奏要缓慢 C.龙虾 (1)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它的样子?(威武) (2)全身披甲、样子威武,你能想到什么人?(勇士、将军、士兵) 古时候将士出征打仗要穿上厚厚的铠甲,海底的大龙虾就像将军一样很(威武) (3)谁能来当大龙虾读出它的威武? D.鱼 (播放视频) (1)看完视频,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海底的鱼吗?(多、美) (2)第四自然段里有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看看谁能找到? 小结:第四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然后展开描写的,所以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关键句。 (3)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 i)哪些句子在写鱼的美?用横线画出来。 ii)哪些句子在写鱼的多?用波浪线画出来。 iii)组内讨论你最喜欢文中描述的哪种鱼 并说一说原因。 (4)读出鱼之“美” ①指生回答:哪些句子在写鱼的美? ②交流:你最喜欢文中描述的哪种鱼?说说原因。 ③师生合作朗读 (5)感受鱼之多 ①刚刚我们欣赏了鱼的美,那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鱼非常多? (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 ②鱼的数量多、种类多,多得数不清,正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