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2169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5013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复习 翠色( ) 襟飘( ) 一碧( ) 翩翩( ) 孤芳( ) 硕大( ) 心领( ) 顾影( ) 婆( )起( ) ( )立( )动 移舟泊烟渚, 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故人具鸡黍, 绿树村边合, 开轩面场圃, 待到重阳日, 野旷天低树, “ 1触摸自然 2革命岁月 6保护环境 7艺术之美 8走近鲁迅 3有目的地阅读 阅读策略 5围绕中心意思写 习作单元 4 小 说 阅读———想开去?? 1、读[báo] ,释义为厚度小的、 冷淡、味道淡、土地不肥沃,如“薄饼”、“薄片”。 2、读[bó],释义为轻微、不厚道、不强健的意思,如“薄弱”、“刻薄”。前两种读音的释义有相同之处。 3、读[bò],如“薄荷”。 任务一、重点字词巩固 单薄 薄脆 底子薄 薄情寡义 厚积薄发 淡薄 薄脆 底子薄 单薄 薄情寡义 厚积薄发 淡薄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蒙古、恍然 惊叹不已、襟飘带舞 顾影自怜 任务二:明确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情感。 1.段意归并法:把每段(部分)的意思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题目拓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谁?干什么?怎么样? 4.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写景的文章:景点串联 写事的文章:事串联(谁?干什么?怎样?) (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任务二:明确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情感。 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蒙汉情深)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斜阳的意境通常蕴含着一种迟暮、萧条之感,它象征着势力的衰微和生命的消逝。在文学中,斜阳常常与相思、失落、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联系在一起。 天涯,汉语词汇,常用来形容距离极远,意指天地的尽头。 天涯碧草是一种意境,是对自然的一种讴歌和赞美。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温馨与幸福。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迎着斜阳,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思考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丁香的?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看到的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写的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抒发自己的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游览西湖时所见,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再获得重用的心情。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描写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