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1课时 认识民法典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其中关于生命无价、性别平等、人格尊严等内容,有力推动了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这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D.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规定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旨在( ) ①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 ②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 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推动所有人自愿履行各项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条文体现的民法典基本原则是( ) 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 A.自愿 B.诚信 C.绿色 D.公平 能力提升 4.大到买卖房产、设立公司,小到点外卖、缴纳物业费……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这表明民法典( ) ①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②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④是最完美的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法典( ) ①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②有利于调整所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③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 ④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维拓展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无条件”免除救助者的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者解除了后顾之忧。 材料二 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材料一中民法典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体现出民法典规定了哪些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省持续深入宣传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蒲公英在普法”专项活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为了让民法典更深入人心,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福建省司法厅联合省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设大型日播电视普法节目《“蒲公英”在普法》,并于2024年5月28日正式上线。该栏目专门设置“普法优化营商环境”的板块。在节目首播后,其“典”燃法治宣传热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守护消费者权益等主题广受群众好评。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法典的理解。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D 2.C 3.B 4.A 5.B 6.(1)民法典注重融入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