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5226

26 活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2-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90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活板,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5 活板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以纸帖之    帖:动词,标记。 B.每韵为一帖 帖:名词,标签。 C.旋刻之 旋:动词,旋转。 D.用讫再火令药镕 火:动词,用火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B.不以木为之者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 B.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C.毕昇,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雕版印刷术。 D.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板已自布字(      ) (2)瞬息可就(      ) (3)用讫再火令药镕(      )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6.根据文意说说活字印刷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两个关键。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梦溪笔谈校证》卷十八)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有删改)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文字。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首先想出主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持就火炀之(     ) (2)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9.“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版“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   ———的优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     ———的缺陷。它们均具有③       、④        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