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0246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免疫失调(共27张PPT)

日期:2025-02-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183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
    (课件网) 4.3 免疫失调 第4章 免疫调节 它是人体内的护卫队, 日夜巡视,紧张有序。 病菌、病毒,癌细胞, 都将被它视为“非已” 细胞战士、分子武器, 让“非已”成分销声逓迹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都被过敏反应所困扰。 1、你还知道哪些过敏现象?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链霉素过敏)、呼吸道过敏(如花粉过敏、尘螨过敏、毛屑过敏)、消化道过敏(如食用鱼、虾、蟹、蛋、奶导致的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都被过敏反应所困扰。 2、上述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有什么关系? 从本质上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并排除进入体内的“非己”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不正常时,就可能发生免疫失调性疾病。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弱 一、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棉絮等。 过敏原一定是外来物质。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人,过敏原可能不同。 3、过敏反应的机理 (1)有些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 (2)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 柳树开花 B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 柳树花粉 柳树开花 B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 柳树花粉 (3)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原 初次接触 B细胞 活化 浆细胞 分泌产生 抗体 吸附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 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 过敏原与吸附在细胞表现的相应的抗体结合 引起 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引起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炎)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图解 4、过敏反应的特点 (1)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h后才有症状。 (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过敏反应的防治 (1)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自己找不出,可由医生通过医学方法来检测。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即可发生 抗体分布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联系 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