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556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爱你中华+灯火里的中国》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091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课堂,我爱你中华+灯火里的中国,单元,第一,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国颂歌(二)第2课《我爱你中华+灯火里的中国》。 【教材分析】 《我爱你中华+灯火里的中国》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国颂歌(二)第2课欣赏课。《我爱你中华》该歌曲创作于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充满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气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不断增强。词作者苏阿芒与曲作者敖昌群将这种情感凝聚成歌,旨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开放态度。歌曲通过描绘世界美景,最终将情感落脚点放在对祖国的热爱上,这种对比手法巧妙地突出了中华大地在作者心中的独特地位,情感真挚而深沉。《灯火里的中国》该歌曲是为了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而创作的,由田地作词、舒楠作曲。歌曲以大湾区的都市街巷、社区广场、远山村落、海湾港口为背景,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万家灯火下的繁华与宁静,以及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艺术表现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做到声情并茂。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有哪些名胜古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些古迹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如果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国度生活,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在我们心中,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作曲家敖昌群老师和你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曲《我爱你中华》(书写板书《我爱你中华》)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我爱你中华》该歌曲创作于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充满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气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不断增强。词作者苏阿芒与曲作者敖昌群将这种情感凝聚成歌,旨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开放态度。歌曲通过描绘世界美景,最终将情感落脚点放在对祖国的热爱上,这种对比手法巧妙地突出了中华大地在作者心中的独特地位,情感真挚而深沉。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什么是旋律?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旋律明快抒情:歌曲采用了明快而富有抒情性的旋律,F调为主旋律提供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