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725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812序曲+第一交响序曲》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285959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课件,1812序曲+第一交响序曲,单元,下册,2025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序曲赏听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二)艺术表现 分析《1812序曲》的音乐结构,识别主要音乐主题,并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文化理解 掌握序曲的概念及特点,理解《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1812序曲》了解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及其音乐风格。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同学们 外国有很多出名的艺术家 你们知道哪些? 新知导入 他们都有哪些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 你们了解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吗?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其创作涉及广泛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代表作品有《天鹅湖》《第钢琴协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812序曲》。 课堂展示 同学们,什么是序曲? 序曲是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作品的背景:《1812序曲》本作品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纪念1812年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人侵,最终赢得胜利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表现了俄国人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雄伟气魄。 聆听音乐: 1.通过聆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2.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3.旋律有什么特点? 本首作品采用了大型管弦乐队和合唱团的演奏方式,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整首乐曲中,鼓点声音如同战鼓擂响,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乐曲中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曲调,有的部分凄美悠扬,有的部分激昂豪迈。 整个乐曲的结构严谨,每个部分之间相互衔接紧密,音乐的发展逻辑清晰。 通过聆听我们判断这首作品由几部分组成? 《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采用了奏鸣曲式的结构, 全曲由序论、主题乐段、发展段、再现段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之间相互衔接紧密,音乐的发展逻辑清晰,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艺术整体。 下面聆听引子部分: 1.听听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旋律有什么特点? 引子以中提琴与大提琴的弱起节奏拉开序幕,提琴以平稳进行的和声缓缓进入,演绎《主啊,保佑你的子民》赞美诗。 营造了一种安详而宁静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战争场面做铺垫。 下面边听音乐边指挥 聆听主题部分: 1.听听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旋律有什么变化? 3.速度有什么变化? 随着管乐的加入,音乐逐渐进入主题乐段。管乐吹响优美的主题,仿佛描述着俄罗斯人民安详美满的生活。 随着定音鼓的敲响和管乐的低鸣,音乐中开始透露出一种不安和紧张感。 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下面聆听发展段部分: 1.听听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旋律有什么变化? 3.速度有什么变化? 发展段是整首序曲的高潮部分。军鼓的密集敲击象征着军队的逼近和战争的爆发。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的旋律,与描写俄罗斯人民奋起抵抗的主题交错缠绕,斗争激烈。 下面边听音乐边用军鼓伴奏 聆听再现段部分: 1.旋律有什么变化? 2.速度有什么变化? 再现段中,音乐逐渐回归平静。 尾声部分以教堂的钟声和炮声作为结束,音乐庄严而宏伟。随着《光荣颂》的主题响起(原为俄国国歌《上帝保佑沙皇》,“十月革命”后改为《光荣颂》),俄罗斯人民宣布了最终的胜利。 欣赏关峡的作品:《第一交响序曲》 作品的背景:这首作品是根据其2001年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的主题音乐,于2003年12月重新编排而成的。 下面聆听作品分析,该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 作品为带有引子的复三部曲式,乐曲以史诗般的音乐描绘出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