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880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2-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80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
  • cover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认识古代商业贸易对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作用 2.知道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梳理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脉络,明确其时空演变特征,如丝绸之路在不同朝代的延伸与贸易变化,以及古代世界其他贸易路线的时空分布。 2.史料实证:运用文字、图片、考古等多种史料,论证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状况、交易物品、贸易方式等,如通过《史记货殖列传》了解西汉商业发展,借助考古出土的货币研究古代贸易规模。 3.历史解释:阐释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原因、影响,分析不同地区商业贸易模式的差异,如对比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商业贸易特点的不同及其成因。 4.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理解古代商业贸易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如商业繁荣对城市兴起、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 5.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古代商业贸易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理解商业贸易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知识导航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的起 源 概念 商业贸易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它是指 通过买卖方式,使货物得以流通的一类经济活动。商业贸易的本质是一种交 换 时间 商业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 原因 根本上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和私有制 社会大分 工 第一次 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第二次 原始社会末期,因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改良引起的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 第三次 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商业资本开始积累 中国古代 的商业贸 易 商朝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代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 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西周 “工商食官”: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官府的控制下工作,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春秋战国 发展表现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出现 私商 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②周王室 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 济发展;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重农抑商政策) 魏晋南北 朝 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草市(集市)出现,并受政府管理 唐宋 表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 步繁荣 重农抑商 政策松动 ①商业时间:定时启闭———早市、夜市繁荣; ②商业区域:严格坊市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于街巷 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 ③官府管理:受官府直接监控———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元朝 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对外贸易 发达,泉州是元代最大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 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出现地域性“商帮”(“徽商”和“晋商”); ④白银货币化;⑤商业市镇的兴盛;⑥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 贸易范围 不断扩大,地区性———全国性 商业场所 城市———农村;固定(坊市制)———不固定 商人组织 形式 官商———私商———区域性商人 交易内容 土特产品、奢侈品到农副产品、手工业品 商业政策 重农抑商持续始终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早市、夜市、草市、互市);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货 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商业地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