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晋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我国自然景观多样,物产丰富,景色宜人。从烧烤出圈的淄博、哈尔滨火热的冰雪旅游、天水美味的麻辣烫,再到临汾隰(xí)县小西天成为新晋“顶流”……新的旅游打卡地不断出现。下图示意我国行政区划。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旅游打卡地与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淄博———豫 B.哈尔滨———辽 C.天水———陕 D.临汾———晋 2.我国自然景观多样,物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跨纬度广,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B.人口众多,民族多样 C.季风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宜人 D.地形复杂,矿产丰富 3.网红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 ) ①增加旅游收入 ②缓解环境压力 ③促使人口增长 ④促进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截至2024年12月12日,该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右图示意南水北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4~6题。 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缓解我国水资源( ) A.季节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浪费严重 D.人均占有量少 5.与中线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京杭运河引水 B.调水距离较短 C.沿线地区土质疏松 D.沿线河湖稀少 6.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的重要意义是( ) A.彻底改善西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B.减少长江沿岸水资源污染排放 C.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 D.保障北方地区电力供应稳定 2024年11月14日,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节点。下图为201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图。据此,完成7~9题。 7.201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 A.呈逐年增长趋势 B.在2019年比前一年下降 C.呈逐年下降趋势 D.在2021年达到最高 8.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取代燃油汽车 C.绿色低碳环保 D.缓解交通拥堵 9.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因素是( ) A.人口 B.科技 C.资源 D.劳动力 随着铁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铁路网越织越密,如同一条条蜿蜒的巨龙,纵横交错,编织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下图示意我国主要铁路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我国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1.铁路运输的优势是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A.运量小,机动灵活 B.运费较低,受天气影响小 C.速度慢,造价成本高 D.速度快,运费高 12.游客乘坐火车从北京出发去哈尔滨参加国际冰雪节,经过的铁路线为( ) A.宝成线 B.兰新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三区四带”是指在我国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重点布局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下图示意我国“三区四带”。据此,完成13~15题。 13.北方防沙带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4.布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湿地功能退化 B.海洋生态恶化 C.大气污染严重 D.水资源枯竭 15.我国建设“三区四带”的主要目的是( ) A.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B.解决资源分布不均 C.完善交通网络建设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