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4656

3.2 世界地形之等高线线地形图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1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229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教版,世界
  • cover
《世界的地形———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判断坡度的陡缓,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还是掌握世界地形特征的必备技能之一,同时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教学内容也是联系初高中地理的重要纽带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整个地理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不可不学的地位。 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山地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估算海拔高度和判断坡度的陡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关注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心系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对世界地形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也基本掌握,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比薄弱,生源一半左右来自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农村,一半通过划片区摇号抽签平决定,加上刚刚接触地理和学习内容抽象难懂,挑战难度较大。好在学生刚接触地理一个多月,新鲜度还在,对地理的学习热情还在,也有了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相信较好的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说出某点的海拔及与其它点的相对高度,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2、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基本地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部位。 (二)教学难点:区别山脊和山谷等高线形态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本人为主角,创设驴友爬大里尖岭情境,联系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发现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所收获。 2.辅助教学法: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PPT课件,将文字、地图、实物照片、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准备:PPT课件,山体模型、A4纸、铅笔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驴友图片和我本人到陵水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妹水库图片。驴友旅游探险第一是看地图选择分析路线,二就是去驴友探险的路上,提问:驴友们户外探险旅游常常选看的地图是什么样的地图呢?展示局部吊罗山森林公园等高线地形图。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展示驴友游吊罗山等高线地形图。吊罗山太大,图很复杂,我选择去大里尖岭打卡,老师作为资深驴友,但犯了选择路线困难症,请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知识后帮老师选择一条路线。 认真观看,并思考,本节课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学生思考这么多路线,选择哪一条好?理由是什么?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兴趣,选择路线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埋下伏笔。 板书标题 世界的地形——— 学看地形图 展示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说出某点的海拔及与其它点的相对高度,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并识别五种基本地形。3.关注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齐读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温故 要学好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概念,海拔与相对高度。 先自学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海拔与相对高度 展示陵水中学去吊罗山公园大里瀑布的等高线地形图。今天秦驴友就带同学们从陵水中学到大里瀑布一游,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