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427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七下

日期:2025-02-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385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2025年,人教,复习,专题,一轮
    第三节 极地地区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简图 北极地区简图 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四周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范围 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海陆状况 以陆地为主 以海洋为主 地形特征 高原为主 海洋为主 气候特征 酷寒 、干燥、烈风 (被称为“冰雪高原”“寒极”“白色荒漠”“风库”) 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却不像南极那么酷寒,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居民 无常住居民 因纽特人 2.两极地区气候的异同点及原因 相同点 酷寒、干燥 原因 年平均降水量少 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 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降温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极地区地势低。 ③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而北极地区覆冰较少,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 3.科学考察的宝地 (1)科考条件及项目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地区 我国的科考站 北极地区 黄河站: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 南极地区 ①长城站: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位于南极圈以外的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②中山站: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③昆仑站: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④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站。 ⑤秦岭站: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站 (2)科学考察的时间 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出现,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进行。 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为每年6月到8日,当地暖季,有极昼现象。 4.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存在的问题:过度捕杀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导致极地地区环境破坏;矿物质燃料的使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等。 (2)保护措施:加强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环境;在进行极地科考、旅游等活动时,将垃圾带回处理;从自身做起,通过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方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 重难点突破 重难突破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科学考察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下图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_____、_____。我国科考船从长城站前往秦岭站,大致朝向__(东/西)的航线距离较短。 (2)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_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3)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系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④__。 【答案】(1) 黄河站;昆仑站;西 (2) 矿产;固体淡水 (3) 南极圈(66.5°S纬线);寒冷(冷);少;大 【思路点拨】 (1)读图可知,目前,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位置最北;南极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纬度最高的科考站,位置最南;我国科考船从长城站前往秦岭站,大致朝西方向的航线距离较短,朝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