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861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3002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兼爱 墨子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3.能够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理解作者的观点。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目标 止楚攻宋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yǔ)有余。 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含贬义。 《墨子》 《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其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辩是中国第一个逻辑性系统体系。 世界三大逻辑学:中国《墨经》逻辑、印度佛经逻辑、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 时代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 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一并关爱)、“非攻”等主张。 诵读文本 走进兼爱 诵读感悟 研读第一段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以……为:把……作为 治:治理;事:事务 所自起:兴起的原因 自:从;起:兴起,发生 焉:于是 譬之如:把它比方作,好比 攻:治疗 弗fú: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何独:何尝 然:这样 判断句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治理天下;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 这就好比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于是才能进行治疗;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就不能治疗。 治理祸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进行治理;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 探究第一段问题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中心句: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对比论证:“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证。 研读第二段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 察:明察,考察 当:同“尝”,尝试 孝:孝敬 自爱:爱自己 宾语前置 亏:使……受损失 利:使……受益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省略句 ,起(于)不相爱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可不明察祸乱兴起的原因。尝试考察祸乱因何而起?起于人们不互相亲爱。臣和子不孝敬君与父,这就是所说的祸乱。儿子爱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