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绘本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在绘本阅读中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且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在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操作中认识并理解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简单的分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过程: 一、绘本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故事书吗?那你看过和数学相关的故事书吗?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本数学绘本故事--《保罗大叔分比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保罗大叔的比萨店。 2.绘本阅读(课件出示绘本视频) 二、新知探究。 1.理解“等份”离不开平均分。 (1)理解2等份中的1块。 师:在刚才的故事里,讲了几件事情?(2件) 师:那第一件事情是……(指名学生叙述) 师:一个比萨分给两个人,每人一个还行吗?(不行)那每人分到多少呢?(一半、半个) 师:李老师用这个圆形的纸片来代替比萨,那怎样分就可以得到一半呢? 预设:平均分、对折分、从中间分。 是这样分吗?(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 生:不是。 师:那应该怎么分呢?(指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平均分) 师:他这样分同意吗?老师有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对折? 生:刚好重合就能分得同样多。 师:同学们,这种分得同样多的方法叫做平均分。(贴字卡: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得同样多。 师:像刚刚这样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就能得到2等份。(手指其中一份)这是2等份中的1块,(手指另外一份)这1块也是2等份中的1块,它们都是2等份中的1块。(贴字卡:2等份中的1块) (2)理解4等份中的1块。 师:如果李老师将这个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边说边演示)就出现了……(4等份),也就是将比萨平均分成了相等的4份。就能得到4等份。(手指其中一份)这是4等份中的1块,(手指另外一份)这1块也是4等份中的1块,每一块都是4等份中的1块。(贴字卡:4等份中的1块)看来对折就能把它平均分,对折是平均分的好方法。 (3)理解3等份中的1块。 师将3等份的比萨图贴在黑板上。 问:同学们看,这样的一块就可以说是……(3等份中的1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字卡:3等份中的1块。 小结:看来要得到几等份,就必须要平均分。(手指“平均分”的字卡) 2.分数的读、写。。 继续播放绘本:第二天,保罗大叔开始叫卖他的新比萨,前来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 可是,问题随即出现了。有些客人因为比萨名字太长,点餐时只说“给我来1块比萨”,结果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比萨大小。“比萨的名字不能再简单一些吗?”客人向保罗大叔抱怨道。 师:到底怎么样说才更加简单一些呢? 预设:学生能够说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师:等等,让老师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师贴字卡“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问:你是怎么想到二分之一的? 预设:把比萨平均分成了2份,这个占了其中的一份,所以就是二分之一。 (指名多个学生说一说) 问:那三分之一呢?四分之一呢?(各找一名学生说一说) 师:老师觉得还不够简单,能不能再简单一些?用一个数来表示。 (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就让学生说,学生说不出的话,教师引导说) 师边写边说:我们把这个披萨平均分成了2份,取了其中的1份,你看,简单吗? 问:那咱们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不一样?它有几部分?这个直直的线表示把披萨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分成了2份,这两份就是分的总份数。(板书:分的总份数,1是我们取了其中的1份(板书:取出的分数) 师:其实呀,这每一部分在数学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