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291583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夯实基础+能i提升(含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7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单元
,
2024-2025
,
夯实
,
解析
,
提升
,
基础
第二单元 (能力提升)—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测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在剧本中,冲突不仅决定着动作的内容和方向,而且,只有冲突充分展开,才能使参与冲突的各个人物的动作不断发展下去,因果相承,首尾相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可以构成真正的戏剧冲突。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矛盾或者刚刚显露,就完结了;或者虽有发展,却并不充分;或者来势迅猛,却很容易解决……把这样的矛盾现象作为剧本的内容,人物的动作就不会丰富有力,更不可能不断发展变化。一个王子,知道新继位的暴君正是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他可能马上行动起来,顺利地报仇复位。这样,冲突是尖锐的,但却难以构成一出五幕戏的内容,甚至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戏剧性。莎士比亚选择一个思想深邃、行动软弱的人物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构成了一场特殊的冲突,人物进入冲突之后,动作丰富复杂,不断变化发展,全剧由始至终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 (摘编自谭霈生《论戏剧性———关于戏剧冲突》) 材料二: 在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的文学构成中,戏剧性具体表现出哪些艺术特征呢? 一曰集中性。这是一个艺术结构的“浓度”问题,戏剧的情节必须是相对紧凑和集中的,一场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当众演完,戏剧必须环环紧扣,在事件内容的密度上不能太疏落。首先,当众演出与私下阅读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递与接受的方式,前者不能随意中途停止、反复检视,后者则是可以按阅读者之意而随时停、启或反复翻阅的。如果戏剧化的情节不够集中,便无法叫观众“一口气”看完。中国明清传奇很长,缺乏情节的集中性,一本戏往往四五十出,要演几天才能完结。显然,这种戏剧形态还有浓厚的说唱文字痕迹,可传者只是其中某些比较精彩、集中的片段———折子戏”而已。其次,戏剧性的动作和冲突,必然引起人的某种紧张、期待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时间长度之内,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的限度,人的心理和情绪便会疲劳、弱化以至消失,那时戏剧性便无从谈起了。在史诗、小说等叙事作品中,情节的进展可以是平静、舒缓的,但是戏剧的情节必须相对紧凑和集中,其中关键的转折点是不允许久久搁置、延宕的。 二曰紧张性。当自然、社会、人处于平静、舒缓的状态,一切差异、矛盾都还在酝酿中或被掩盖着,就不会有“戏”。所谓“戏”,就是从某一“平静、舒缓”状态的打破到求得新的“平衡”的一个过程。因此,没有一定程度、一定方式的紧张,便没有戏剧性。事件、心理本身的紧张性及其在观众中引起的相应的紧张感,是戏剧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剧作家陈白尘说:“有一个人突然掉进一个很深的井里,他为了活命,就千方百计地挣扎、搏斗。这个挣扎、搏斗的过程,就是戏。”这里说的就是事件(掉进深井之事)与心理(挣扎、搏斗之心)的紧张性。这种紧张性,并不都是朝着一个心理的向度生发的。它有时表现为狂欢、激奋、情志活泼等;有时表现为惊慌、担忧、恐惧、怜悯等。但是,由于戏剧体裁、题材、主题、风格的不同,紧张性不同向度表现的具体内容是各不相同的。 三曰曲折性。平铺直叙没有戏,一波三折才有戏,戏剧性的所有特征都不可能离开曲折性而存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指出了这一特征,他说:“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所谓发现,则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清代戏剧家李渔所说的“山穷水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具备”,也是从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17)
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八)语文试(PDF版,含答案)(2025-04-17)
广东省湛江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