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1641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夯实基础 能i提升(含解析)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91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2024-2025,第四,解析,提升,基础
    第四单元(能力提升)———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遥远的泥盆纪晚期,那时候荫天蔽地、大片大片延绵的还只是繁茂的石松类和真蕨类森林。就在那时,地球上某个角落出现了早期种子植物,而花粉也就此担当起传递DNA的重任,并坚持了三亿多年。现在,我们还可以根据古老又稀有的化石,穿越漫长的岁月,一窥当年的花粉长什么样子。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花粉化石,在地层里经历了大约2.43亿年,已经被压扁、变形,直到2013年才重新回到空气中,在科学家看来,这颗化石花粉可能来自一株被子植物。 这颗花粉当年传粉失败,没有幸运地遇到一朵盛开的花来分享它携带的DNA。虽然花粉中携带的生殖细胞早就不知去向,但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花粉外壁可是在两亿多年后帮了古植物学家一个大忙。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最早的被子植物在早白垩纪(1.35亿年)才开始出现,而这颗疑似被子植物的花粉化石则有着2.43亿年的年龄。如果确定这颗花粉来自被子植物,那么被子植物出现的时间将要往前推约1亿年。1亿年,那么长的岁月,地球公转、自转无数圈,一颗小小的花粉淡定地给我们揭示植物进化的秘密。 花粉颗粒的外层叫作花粉外壁,花粉化石之所以可以在地层中保存这么久,就是得益于此。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为孢子花粉素,这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生物聚合物,对于酸、高温和压力有较强的耐受力,并且即使在水浸的酸性状态下也很难被氧化。如今,科学家们可以获得地层中的花粉化石来进行研究,就是因为大部分花粉都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每颗花粉都背负着传播基因的使命,在茫茫无尽的原野或山林里漂泊,或者在风停下来的时候落进小水洼,或者被蜜蜂带进蜂巢里,也有可能被小虫子开心地吃掉。只有少数幸运的花粉,能够刚好落在等待着它的花或者雌球花上,把携带的生殖细胞输送到恰当的地方。尽管前途未卜,但每颗花粉依然一丝不苟地发育成精致的样子。 有人这样描述榛树传粉的场景:“榛树叹口气,呼出了花粉。春天刚转暖时,榛树的雄性柔荑花序像绵羊尾巴一样垂下,上面扎着一双双小花。风一吹,花序像小绒球似的摆动。一阵黄色的云雾渲染了整个天空……黄云飘移,洒下花粉雨。”棒树是风媒植物,它的花粉表面比较平滑,易于被风吹散。风媒植物的花粉都轻盈光滑,还有些植物的花粉有着像松属花粉那样的两个气囊,每当起风的时候,花粉就随风而去。有些花粉可以被吹到上千米外,可真是“好风凭借力,送粉上青云了”。 对被子植物来说,靠开花和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是大部分物种天生就掌握的技能。而蜜蜂、蚂蚁等小动物,在信息素或者色彩的吸引下去接近花朵寻找食物也是一种本能。植物和传粉动物之间的互动并不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温情脉脉,而是尔虞我诈。比如,毛茸茸的熊蜂有时候可能会厌倦黏黏的花粉团粘在身上,于是就在花的外面咬开小洞吸食花蜜。这种逃避了传粉责任又能获得食物的行为,叫作“盗蜜”。也有些花乐于用激进的手段“强迫”昆虫传粉,比如飘唇兰属的植物,它们的雄花和雌花长相很不一样,雄花十分艳丽,而雌花则长得像绿色的小头盔。一旦兰花蜂被雄花吸引,降落在花朵上,不小心触碰到“机关”,花粉团便会发射,狠狠粘在兰花蜂的身上。这时候,受惊的兰花蜂仓皇逃离,避开其他长相相同、一看就是“坏人”的雄花,钻进长得像小头盔的雌花里———就这样,兰花蜂在飘唇兰属雌雄花的软硬兼施下,可怜巴巴地完成了传粉。 之前我们提到,花粉的外壳由孢子花粉素组成,性质比较稳定。但是,花粉的保存也是有条件的。散落在土壤中的花粉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消化分解,暴露在湿热环境下的花粉也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