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81/81e82013a5a060e0a96c8f8817c9af36.png)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5.1《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 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内容分析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数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教育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坚持宪法至上.”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年纪小,产生“政治生活与我无关”的想法。 作为当代中学生,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利、国家机构怎样行使国家权力,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必备的素质。因此,学会树立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十分必要。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道德修养: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法治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健全人格: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新闻报道: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思考: 1.视频中是哪一盛会的开幕式? 2.这一大会反映了我国哪一个政治制度?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这一大会反映了我国哪一个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大开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 环节二: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PPT出示素养学习目标,自主预习的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 小组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目标,教与学有的放矢;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提前感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环节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活动一:跟随两会镜头,走进人大制度 视频.以下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学习任务】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谁组成?如何产生的? 思考问题并结合议程内容,画出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图。 主要议程中,你能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法律链接: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回顾: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引导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种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活动二:走进两会现场,认识人大代表 情景一:2024年3月5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