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光从哪里来 第1课 第一单元 探寻光的路线 (大象版)五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 知道自己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光源发光需要消耗能量。 科学思维: 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 探究实践: 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态度责任: 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02 如果没有光,我们将什么都看不见! 都有哪些物体能发光呢? 02 活动1:寻找“发光”的物体 探究新知 02 活动1:寻找“发光”的物体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02 这些物体哪些是能够自己发光的?哪些不是?对它们进行分类并说一说理由。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物体名称 是否自己发光 太阳 是 月亮 不是 萤火虫 是 篝火 是 …… 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我们找到了哪些光源?试着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 观察这些光源有什么不同? 萤火虫、雷电是大自然中自然存在的,烟花、篝火是人们制造的。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自然存在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人们制造而成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太阳、闪电、激光、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灯泡、篝火、手电筒、激光、霓虹灯等。 人造光源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人造光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的结果。请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把下面的人造光源进行排序? 电灯 油灯 火把 篝火 烛灯 篝火 火把 油灯 烛灯 电灯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光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光源也在不断发展。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1)光源可以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像太阳、闪电、萤火虫这样依靠自身发光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像灯泡、蜡烛、烟花等人为制造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 知识卡片:光源分类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知识卡片:光源分类 (2)根据光源的发光原理,可以把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依靠热能发光的光源叫作热光源,如太阳、闪电、白炽灯等;不依靠热能就能发光的光源叫作冷光源,如萤火虫、LED灯等。 探究新知 02 活动2:处理信息和搜集证据 知识卡片:光源分类 (3)根据发光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可以把光源分为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如萤火虫、海萤、电鳗等能发光的生物称为生物光源;如太阳、蜡烛等光源称为非生物光源。 这些光源是怎样发光的?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得出结论和拓展活动 光源名称 发光方法 能量的来源 油灯 燃烧 化学能 台灯 通电 电能 …… 光源发光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探究新知 02 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 活动3:得出结论和拓展活动 探究新知 03 活动3:得出结论和拓展活动 光明的步伐 梳理大家收集到的光源资料,编写一份关于人类照明技术发展史的手抄报。 油 用蜂蜡作成的蜡烛出现了18世纪,后来改进用石蜡制作蜡烛。人类开采石油后,出现了煤油灯。 探究新知 03 活动3:得出结论和拓展活动 电 火 原始人把松脂或脂肪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成为人类创造的意义上第一盏灯。 1801年,英国一名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