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4343

第65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讲义+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日期:2025-02-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5882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化学,高考,2025年,打包,2份
    (课件网) 第65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课程标准 1.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 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考点二 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内容索引 答题规范 课时测评 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考点一 要点梳理 1.固—液分离 (1)图①为_____装置,适用于_____与液体的分离。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图②为蒸发装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注意:在蒸发结晶操作中: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过滤 不溶性固体 2.液—液分离 (1)图③为分液装置,分离两种_____且易分层的液体。 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2)图④为蒸馏装置,分离_____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 互不相溶 沸点 3.固—固分离 图⑤装置操作名称:_____。适应于某种组分易_____的混合物的分离。 升华 升华 正误辨析 1.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 ) 2.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 3.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4.在蒸馏过程中,若发现忘加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即补加 ( ) 5.利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H4Cl和I2的固体混合物 ( ) × × × × × 典题1 √ (2023·浙江6月选考)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典题引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 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钠,加水、加热溶解,苯甲酸、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从而形成悬浊液;趁热过滤出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将滤液冷却结晶,大部分苯甲酸结晶析出,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过滤、用冷水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苯甲酸。操作Ⅰ中,为减少能耗、减少苯甲酸的溶解损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据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确; 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析出,B错误;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形成较大的苯甲酸晶体颗粒,同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在晶体颗粒内部,C正确;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所以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既可去除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又能减少溶解损失,D正确。 典题2 (2023·辽宁卷)2-噻吩乙醇(Mr=128)是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Ⅰ.制钠砂。向烧瓶中加入300 mL液体A和4.60 g金属钠,加热至钠熔化后,盖紧塞子,振荡至大量微小钠珠出现。 Ⅱ.制噻吩钠。降温至10 ℃,加入25 mL噻吩,反应至钠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钠。降温至-10 ℃,加入稍过量的环氧乙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反应30 min。 Ⅳ.水解。恢复室温,加入70 mL水,搅拌30 min;加盐酸调pH至4~6,继续反应2 h,分液;用水洗涤有机相,二次分液。 Ⅴ.分离。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MgSO4,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蒸出四氢呋喃、噻吩和液体A后,得到产品17.92 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题目信息及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