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5123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70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0140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7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春江 花 月 夜 》 张若虚 古今评价———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 一诗” “春风第 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 一 多 ) 读诗人——— 1.张若虚(约660一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 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2.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 想的高远意境。 3.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除《春江花月夜》外, 另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描写闺中思妇对征人的思念, 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1.找出诗中直接写到“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句子。 · “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 “夜”有2句。 ·“月”———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 2.诗歌中分别写了月亮的哪些状态 月生(升) ——— 月照(悬)——— 月斜 — — 月落 自由朗读,回答问题: 一、1-4行月下之景 二、5-8行月下之思 三、9-18行月下之情 月下之景 疏通诗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探 究:“ 生 ”还是“升” 疏通诗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探究: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这样的月下之景 【 补 充 】 1.流 霜 : 解释一:下霜。 解释二: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并体会其内在的情 感。 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 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缘 景 明 情 根 据自己所描摹的画面,概括这八句诗意境的特 点, 壮丽高远 幽美恬静 空灵梦幻 类型 术 语 动 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静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 悲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壮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美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意境赏析常用术语 春江花月图 在《春江花月夜》面前, 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它超过 了一切的宫体诗有多少路程的距离,读者们自己也知道。这是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 ……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庭所遗下 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 洗净了吗 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 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 ———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 计 的 。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疏通诗意———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补 充 】 2.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像车轮,故称月轮。 疏通诗意——— 疑问:江 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的起源 月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对“月”的千古奇问: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天》 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对宇宙、人生的探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慨叹 疏通诗意——— 疑问:江 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的起源 月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感 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 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 更复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 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从前卢照邻或另一个 初唐诗人———寒山子更尖酸地吟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