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思想政治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哲学史上虽然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派别上讲,归根到底只有两大阵营。下列选项能体现哲学史上“两大阵营”的对立的是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长--没有绝对精神就没有世界 ③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的现实的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哲学精神之深刻把握,充分体现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一段话中:“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①在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战争具有失败的可能性 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 ③要取得战争胜利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改革不能“孤军突进”,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调控不能“零敲碎打”,安全不能“一失万无”。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③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和把握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 ①我们在扬弃的过程中实现了发展 ②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相较过去一百年,小康社会是一种新事物 ④量变的不断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在“十四冬”开幕式的舞台中央,身着红衣的舞蹈演员时而抬头、时而踢腿,犹如驰骋的蒙古马,迎风而立,踏冰卧雪。枣红色的“蒙古马”与银白色的“马群”汇合,共同奔向无垠的远方。表演将蒙古马精神具象表达,展示出内蒙古的豪情、豪迈和豪放。该环节的设计是 ①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 ②按照美的规律对设计主题进行的表达 ③精神自身以某种特定形式进行的外化 ④受人主观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的展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4年6月,某科研团队继两年前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黄淮麦区主产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并进行田间试验,发现这些小麦品种不易再受到条锈菌的侵染。这标志着该项技术从理论到指导生产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研团队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源自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能推动科学技术的飞跃 ③通过人类思维能够完全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 ④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是影响试验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 1945 年、1981年和2021年这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和重大历史关头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决议。从认识论和历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新的实践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