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5614

实验活动5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 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109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实验,学年,九年级,化学,2024,人教
  • cover
实验活动5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观念: (1)通过学习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熟练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刻画、触摸等方式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3)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你们觉得有点抽象,现在我们在实验室,你们可以按照我们书本上的实验和前面课堂中讲过的内容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  金属的物理性质 【过渡】金属在工业上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其实金属都是有颜色的,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归纳总结】镁、铝、铁均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铜为红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实验】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并描述现象。     【实验现象】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时铝片表面有划痕;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时铜片表面有划痕。 【讲解】铝的硬度比铜小,铜的硬度比黄铜小。合金的硬度与组成它的纯金属不同,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成分金属。 【设计实验】按如图分别换用不同金属片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铜片表面的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讲解】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实验】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再分别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该实验中的金属实验前应用砂纸打磨光亮)。 【归纳总结】镁、铝、锌、铁均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其中镁的反应最为剧烈,铝次之,锌反应速率适中,铁最慢,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讲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药品及仪器分别进行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各小组可先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如果药品不够,可请教师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问题】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何? 【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学生代表(应选设计不同方案的组)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归纳总结】金属活动性:铁>铜>银。 实验活动5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Mg、Al、Fe都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红色金属。 2.铜比铝的硬度大,黄铜比铜的硬度大,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如2Mg+O22MgO。 2.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