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我对“劝”字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孙权劝谁,为什么要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么样。 我对“学”字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学的是什么。 说说你对题目《孙权劝学》中哪个字或词比较感兴趣。 我对“孙权”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素养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检测的方式,能正确写出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并背诵文章。 2.通过正音、断句、节奏等古文朗读方法应用训练,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并梳理识记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重点) 4.通过品析相关词句,能够揣摩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出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重点) 5.拓展阅读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从中获得开卷有益的启示。(难点)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读文·知节奏 任务三 翻译·明文意 任务四 积累·文言知识大比拼 任务五 探寻语言的艺术 任务六 精读研析,感知变化 任务七 再读课文,感知角色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 务 一 1.了解作者、文体知识、相关人物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为人温良恭谦、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持之以恒。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资治通鉴 体裁 编年体通史(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时间跨度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内容简介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01 02 03 了解孙权 籍贯 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政治成就 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身份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人物评价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孙权兄长)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 字仲谋 (182-252) 籍贯 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政治成就 身份 人物评价 孙策(孙权兄长) 相关人物 人物 简介 吕蒙 (178-219),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人物 简介 吕蒙 鲁肃 字音 卿( ) 涉猎( ) 岂( ) 邪 ( ) 遂( ) 孰若( ) qīnɡ qǐ yé suì shè liè shú 读文·知节奏 任 务 二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标注断句,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应注意的方面。 2.【活动】小组朗读大pk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朗读,抓住人物性格,读出人物语气。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完后,可在课文中作简单的批注,用/标注断句,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应注意的方面。 温馨提示:在批注时注意断句,注意批注声音的轻重、长短和语调。 评分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