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诗歌的主旨,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和遣词造句的妙处。(重) 3.感受诗人的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情。(难)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代表作】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等。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进谏,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贬斥。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chuànɡ 怆然( ) 悠悠( ) 涕( ) 检查预习 yōu tì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朗读指导 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置于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贴士】:“炼字类”题型常见的答题格式为某字含义,突出了什么(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立足于情感表达)。 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形象。 我看到一个为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深感自己孤单渺小,陈子昂为此"怆然而涕下"。 我看到一个深思人生,渴望积极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纵观古今,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过隙。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没有因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振奋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充满接近无限的意义。正因为陈子昂也抱有这种积极的态度,所以他才"怆然而涕下",在这悲怆的眼泪中,蕴蓄着一种积极奋发有所作为的豪气。 诗的前三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诗的第四句 独怆然而涕下 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中心,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在艺术上,此诗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虽然只有短短四句 ,却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楼台高耸 ,诗人独立,临风远眺,面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激情满怀,思绪万千……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 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写法探究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