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6225

4.1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52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悟选材特点、细节描写的魅力以及结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文的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7月17日报道: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不良;非洲情况尤其令人不安,那里的饥饿率持续上升。在东非,约有30.8%的人口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最高的地区。在亚洲,也有大约12%的人口正在面临饥饿。 2.“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这是当时的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个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走近人物 (1)袁隆平(1930-),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人类吃饱肚子这件头等大事。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人物格言: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途中徒劳无功。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3)人生经历(袁隆平自己的语言):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我从没有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