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7626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7450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一)知识与技能: ①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②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景物感受诗歌意 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领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体会李白浪漫主 义的 艺术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追求理想、勇于进 取的精神,以及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 格的精神境界。 教 学 目 标 领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体会 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高峰 ——— 李白 教学重难点 ———杜甫《寄李十二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先生《怀李白》 一 、 导 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谈起“李白”这位诗 人,你们学过他哪些诗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栏 露华浓 。” 居 士,有“诗仙”之称。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 于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 一说出生 于西域碎叶城(当时属唐朝安西都护府, 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 1.作者介绍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 李 白 1)李白的生平经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 125岁以前在蜀中生活时期。 这是李白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他“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 相如”(《赠张丞相镐》其二),特别喜欢和一些隐士、奇 人交往。他自幼喜好游历,曾先后到过峨眉、青城等蜀中名 山 。“十五游神仙” (《感兴》其五)、 “十五好剑术” (《上韩荆州书》),就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为人处世有 侠士作风)(在文学创作上已经崭露头角) 1.226岁至42岁之前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 开元十三年(725),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上 安州裴长史》),开始了生平第一次大漫游。他于当年秋天出蜀, 用三年时间游历了洞庭、襄汉、庐山、金陵、扬州等地,于开元十 六年 (728) 在湖北安陆结婚安家,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送从侄需游庐山序》)的生活。 此时他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 这一时期,他过着纵情山水、诗酒逍遥 的快意生活,创作欲望空前旺盛,诗歌数量 增多,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自成一家 的境地,初步形成他感情强烈、想象丰富、 形式自由奔放、语言清新活泼的诗歌风格。 (他没有参加常规的科举考试,而是希望通 过朝廷的征辟和地方官的推荐进入仕途) 1.3 42岁至44岁,应召入长安,三年供奉翰林时期。 这是李白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 天宝元年(742),李白应诏入京。他一至长安,就受 到前辈诗人贺知章的激赏,称之为“ 谪 仙 ” ,但玄宗只是赏 识他的词章才华,他经常让李白陪侍自己的宴会、巡游,把 他当作一个点缀“太平盛世"的文学侍从。所谓“供奉翰 林 ” ,并无任何实际职任,李白渐感自己的政治理想破灭, 后“赐金放还”。 长安三年的阅历,使李白的思想与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对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与腐朽有了清醒的认识,诗歌创 作增加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1.4 44岁至55岁,以梁园(今河南开封东南)为 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时期。 与杜甫相遇,又遇高 适 ,三位诗友一起寻访古迹,慷慨 怀古,纵论时事,品评诗文。(壮志难酬的悲愤惆怅,怀才不 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人生易老的慨叹,及时行乐的狂放) 1.5 55岁至62岁,从“安史之乱”后参加永王李璘 幕府直至去世。 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 史之乱。永王李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