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版(2019)必修二 从萨顿的假说到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逐步认识基 因 是 有 物 质 实 体 的 , 深 入 理 解 孟 德 尔 遗 传 规 律 的 本 质 , 又进一步理解遗传的物质性。 (生命观念) 借助假说演绎法再现摩尔根的实验,学会自主提出假 说、设计实验并验证,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科 学思 维) 认同基因的物质本质、体会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和 勤奋实践的科研精神。(社会责任) 学 习 目标 02 03 01 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测哪 些染色体 因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要测定某个基因序列,首先要 确定该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如果要测定人类基因组 的基因序列,就要知道包含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 组由哪些染色体组成。 2.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 人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常染色体中, 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是相同的或是等位基因, 只对其中一条测序就可以了;性 染 色 体X和Y差别较大, 基因也大不相同,所以都要测序。 课前导入 3 8 9 10 11 15 21 i 12 22 23 23 13 8 19 14 20 16 17 18 6 7 2 0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0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01 萨顿的假说 目录 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蝗虫减数分裂中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萨顿研究蝗虫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及亲子代染色体数量关系。 一半来自父方 一半来自母方 个 父 方 (24 条 ) 母 方 (24 条 ) 精子 (12 条 ) 卵 子 (12 条 ) 1、实验材料:蝗 虫 萨顿的假说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受精 受精卵 作用 (24 条 ) 2、理论基础 新个体 (24 条 ) 分裂 分化 比较项目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传递中的特点 在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存在 形式 体细胞中 成对 成对 配子中 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体细胞中的 来源 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 一 条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的分配特 点 等位基因分 离 ,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 离 ,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的假说 3、假说内容 同源染色 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li D⑩ii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萨顿的假说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 分裂 I 后期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 配子时自由组合 4、假说依据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等位基 因分离 Yr yR 染色体行为 基因行为 行 为 变化 YyRr y yr YR R Y r P d d 矮茎 X 高茎 D D 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萨顿的假说 F, d D D 配子 d D d D A 矮 茎 高 茎 高 茎 高 茎 减数 分裂 fd di D D d D 高 茎 受 精 F 配 子 D d 0 十 F d 01 萨顿的假说 0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0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目录 摩尔根 1909年开始,摩尔根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1910年5月,他发现了 一只白眼的突变果蝇。他开始用这只果蝇进行实验。 我更相信的是实 验证据我要通过确凿的实 验找到遗传和染色体的关 系 ! 他一直琢磨着设计一个实验,看看生物的遗 传与染色体到底有什么关系,基因又是怎么回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慰忠思 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 红眼是显性基因 触角足 卷 翅 黑体 无翅 1.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 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果 蝇 (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 类,体长3~4mm, 在制醋和腐烂水果的地方可以看到) 果蝇作为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