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9342

7.2观察运动的物体 (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2024)

日期:2025-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4314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观察,运动,物体,教案,一年级,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观察运动的物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81~82页内容。 1.从相同的角度观察运动的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时间顺序与物体运动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知道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那么观察角度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不同时间看到的结果又如何呢?(板书课题:观察运动的物体) 课件展示:教材第81页例2。 师:这是一列动车进站时,明明连续拍摄的三张照片,你觉得哪一张照片是最先拍的? 学生交流回答。 生1:动车离得越远,看上去越小。 生2:最先拍的照片中动车应该最小。 生3:第三张照片中动车看上去最小,是最先拍的。 师:哪一张照片是最后拍的? 生1:第一张照片中动车进站的车厢最多,是最后拍的。 生2:第一张照片中动车离明明最近,是最后拍的。 生3:第一张照片中动车最大,是最后拍的。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表扬) 师生一起说拍照顺序:编号为3、2、1。 2.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动车出站时,动车是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所以照片中动车越大越近,表示越先拍;越小越远,表示越后拍。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总结。 师生:从远到近,物体逐渐变大;从近到远,物体逐渐变小。 三、巩固提高,练习实践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从前面驶过”说明汽车有驶来前、驶到正前方、驶过去三个阶段。 (2)“从滑梯上往下滑”说明有上、中、下三个阶段。 (3)“相遇后继续行驶”说明两辆汽车有相遇前、相遇、相遇后三个阶段。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定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并举手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物体运动时,观察到的物体的远近、大小不同。从远到近,物体逐渐变大;从近到远,物体逐渐变小。 观察运动的物体 从远到近,物体逐渐变大;从近到远,物体逐渐变小。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