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9606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61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材,必修,编版,备课,同步,新教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材定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选了三首宋词,在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古抒怀词,意境雄浑苍凉,境界宏阔,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仔细体会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品味词的声韵美,思考词中寄托的生命的感悟与人生态度。 【素养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咏史抒怀诗歌的特点,积累文化常识。 2.了解诗词大意,品味诗歌意境,理清词人的思路脉络。 3.把握“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心态,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 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大山大河往往给人一种苍凉之感。立于江水之边,看着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的意境空间,一起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诗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1079年)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2.人物轶事 年少轻狂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了解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4.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5.了解“怀古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初嫁了(liǎo) 羽扇纶巾(g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