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0674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两个课时打包)—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课件(人教版(2019))

日期:2025-02-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6925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人教,2课件,必修,生物,学期
    (课件网)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出现了 种性状组合(表现型),比例是 。 种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 2、其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是 。双杂合子出现的概率是 。单杂合子出现的概率是 。 3、出现的性状组合(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占 。重组类型占 。 4、YyDd能形成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4 9:3:3:1 9 4/16 4/16 8/16 10/16 6/16 2×2=4 思考: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配子得到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2、如何验证分离现象? Dd×dd Dd dd 1 :1 3、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关键是什么? F1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配子的随机结合 4、要确定自由组合的解释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 (测交法:F1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 1、方法-测交: 配子 YR Yr yR yr yr 遗传因子 组成 性状表现 YyRr Yyrr yyRr yyrr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YyRr yyrr 1 ∶ 1 ∶ 1 ∶ 1 请推测出现了多少中性状,它们的比例是多少? (1)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接近1:1:1:1 2、结果 2、结果 (2)测交试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 1、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 互不干扰 分离 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实质 联系 F1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或等位 基因)发生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的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形成配子时,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联系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选材准确———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 ①人工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靠 ②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矮;圆粒-皱粒;) 2、研究方法恰当———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后多对相对-,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3、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4、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5、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 1866年,孟德尔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00,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新名词。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 基因 表现型 基因型 等位基因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高茎、矮茎、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DD、Dd、dd、YYDD、YyDd等)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d 非等位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A、d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新发现 3、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③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④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 相同。 请判断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基因 基因型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纯合子 杂合子 表现型 发 生 决 定 决 定 控 制 控 制 控 制 +环境 分离定律 VS 自由组合定律 P10旁栏题 遗传 定律 研究的相对 性状 涉及的等位 基因 F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