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 》 设计教室装饰图 ) 单元分析 单 元 核 心 素 养 分 析 《设计教室装饰图》是综合与实践与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 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的经历,或 述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表达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设计教室装饰图》主要内容是探究规律,分为“装饰图中的奥秘”“设计装饰图”和“装饰图展示 会”,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教材设计了“表示规律”“想一 想,说一说”和“生活中的重复现象”,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找出规律,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规 律。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指向的是符号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 符号意识: 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本单元通过初 步运 用数学符号表示规律,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 要形式,渗透符号意识。 创新意识: 主要是指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 境中发 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 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勇 于探索一些开放性、非常规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本单元通过设 计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应用意识: 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 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本单元通过在简单 的生活情境中,运用“重复”的规律进行设计,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 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 核心素养 ) 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会发现规律,并能用不 同的方式表示规律。 2.过程与素养:通过探究以及设计活动,能够找出事物的排列规律,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 情感与品格:让学生经历观察规律、表示规律的过程,依靠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 BS 一年级(下)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 “重复”的 规律 任务一 装饰图中 的奥秘 问题1:图中都有什么 这些物品在摆放上有什 么特点 活动1:学生独自观察, 然后自由说说。 目标1:通过说一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2:认真观察上图, 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 些规律。 活动2:学生独自观察, 发现规律。 目标2:鼓励学生 在观察的基础上, 找出主情境图中 存在的规律。 问题3:你能用自己的 方法表示这些规律吗 活动3:用自己的方法 表示规律,自由汇报。 目标3:用自己的 方式表示规律,初 步体验用符号表 示规律的简洁性 和直观性。 问题4:下面的表示方 法,你看懂了吗 活动4:学生独自观察, 然后自由说说。 目标4:初步感知抽 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培 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问题5:这些规律的共 同点是什么 活 动 5 :想 一 想 , 说 一说。 目标5:引导学生 通过讨论,总结发 现规律的共同特 征,培养学生的总 结能力。 问题6:说一说,我们的 活动任务是什么 我们 要做什么 活动6:想一想,说一说 目标6:明确活动 要求。 任务二 设计装饰图 问题1:你想装饰教室 的什么地方 用什么 物品 活动1:学生思考,说一 说想法。 目标1:通过让学 生提出自己的想 法,并说一说的活 动,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2:这些物品怎样 "重复"排列 与同伴说 一说。 活动2:学生设计“重 复"排列,同伴交流。 目标2:通过学生 自行设计、同伴交 流的活动,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 团结协作意识。 综合实践 设计教室装饰图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