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4065

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课件(共58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583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过秦论 【西汉】贾谊 济世安天下 妙笔著文章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谱写的。当两个文明交锋时,失败者的文明史就会被删除,胜利者会编写颂扬自己而贬低被征服者的历史。 壹 知人论世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湖南长沙,任长沙王太傅。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 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上、中、下三篇 。其中《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 训,实则昭汉之过。 贾谊在贬居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亦有《鹏鸟赋》(亦作鵩鸟赋 )等作品。文帝七年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因坠马而亡,自伤失职,抑郁而终,卒年仅三十三岁。 走近作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走近作者 刘 歆:“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苏 轼:“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李东阳:“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 鲁 迅:贾谊、晁错的奏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毛泽东:“《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7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1年灭齐 前222年灭燕 写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 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然而,国内各种矛盾却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 贾谊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解题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指责、批评秦的过失)。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解题 过秦论:过,(动词)指出秦的过失。论: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史论。 论:着重在是非,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不一定要有许多人,作名词时,“论”是评论或议论。 说: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议:着重得失,结果往往是做出决议;往往是许多人一起交换意见。作名词时,“议”是建议。 贰 诵读感知 诵读感知 请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