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你还记得上节课学过哪些知识吗? 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为了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应该过量 过量的试剂在后续实验中必须除去 一般将杂质离子转换为沉淀、气体或水而除去 蒸馒头时常常要加入含有小苏打的发酵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苏打受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使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小苏打、苏打都属于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性质。你知道小苏打或苏打是如何制得的吗? 知识点一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它是由和酸氢根离子)构成的盐,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 可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酸发生反应。 2NaHCO3 Na2CO3+ H2O+ CO2↑ △ 2NaHCO3+HCl===NaCl+H2O+CO2↑ 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食品工业上,以它与固体酸为主要原料制 成的发酵粉,用于蒸馒头、焙制糕点, 既能消除酸味,还能使馒头、糕点疏松 可口; 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 制造饮料时, 它是一种常用原料; 医疗上, 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 泛,如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 制造及玻璃生产等均需要大量的纯碱。碳酸钠还广 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 知识点二 碳酸钠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1890-1974) 核心一 氨碱法制纯碱 例1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Ⅰ.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混合物 78%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 (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填“NH3”或“CO2”),理由是_____ _____。 过滤 分解反应 NH3 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CaCO3 === CaO+CO2↑ 高温 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CO2 [解析] 从反应过程看出将二氧化碳通入氨盐水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 【方法点拨】 (1)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2)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实验过程 示意图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 为_____色 碳酸钠_____ 溶于水,溶液显_____性 红 易 碱 认识碳酸钠 实验过程示意图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2)与酸反应,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 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后,有_____产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木条_____ Na2CO3+2HCl ===_____+H2O +_____ Na2CO3+H2SO4===_____+H2O+_____ 气泡 熄灭 2NaCl CO2↑ Na2SO4 CO2↑ 实验过程示意图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3)与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