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教学设计 课题 《景阳冈》第一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会认17个生字,能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5个字、5个词,提升识字写字能力,发展语言素养。 2.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影视作品等方法猜测文中难懂词语“梢棒、筛酒”等的意思,读懂故事内容,提升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增强阅读原著的信心。 3.通过读文,能按故事发展顺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评价任务】 1.会正确认读“倚、箸”等17个生字,能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正确写“冈、饥”等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半夜三更”等5个词语。(目标1) 2.能猜出“梢棒、筛酒”等难懂词语的意思。(目标2) 3.能按故事发展顺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目标3) 【学习内容】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是原文节选,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古典名著的起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从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梢棒’,可以猜一猜意思”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给出了猜读这一明确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课后第二题从梳理小说主要内容入手,这也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之一。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情节生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言上又体现出古代白话小说的鲜明特点,可能会对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造成一定障碍。 【学情分析】 在字词学习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能在预习阶段基本解决字词障碍。一些较难的字词则需要教师来适度引导,帮助理解。 在课文学习方面, 对于《水浒传》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影视作品、动画片、评书等形式有所接触,还有的学生读过青少版的《水浒传》,对《水浒传》中的典型人物、经典故事有所耳闻,但是读原著的学生不多。通过本单元第一篇课文《草船借箭》,学生对古典名著小说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草船借箭》阅读链接初步阅读了古典名著原文。《草船借箭》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兴趣为重点,《景阳冈》这篇课文的学习则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的新起点。在阅读原文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长文快速阅读方法,初步阅读课文。同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下:1.不理解的生字词较多;2.不理解个别语句的意思。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聊人物绰号,了解《水浒传》。(指向目标2)1.学生根据绰号回答人名 2.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观影等经历简单说说自己知道的武松。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水浒传》。1.游戏:说水浒中人物绰号,生答人名,看看哪些同学了解的最多! 这些绰号十分形象地概括出了各个英雄人物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可是,《水浒传》中有一个英雄人物,他胆量过人,机智敏捷,赤手空拳打猛虎,他是? 3.出示课题《景阳冈》这篇课文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并经编者进行了改编。关于《水浒传》,你们有什么了解?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水浒传》,对武松打虎有简单的了解。 活动意图说明:游戏导入,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以及收集的资料,对《水浒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课文做准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测生字词。(指向目标1)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听老师指导,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1. 出示词语: 踉踉跄跄 蹿下来 霹雳 迸出 酥软 血泊 2. 教师指名学生读,正音,强调读好平舌音和后鼻音。学习多音字“泊”等。 自主读文,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词,培养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