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物体运动到底需要力来维持吗? 到底谁的观点正确? 新知导入 1.理解什么是惯性。 2.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这说明原来_____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时,水平方向上仍保持_____。 进行实验1 原来的纸片和小球处于什么状态? 静止 受到击打力作用后的一瞬间,纸片和小球的运动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静止 做两个惯性小实验 【活动】 新知学习 01 惯性 进行实验2 原来的小车和小球都处于什么状态? 后来小车遇到障碍物受力停下来,小球的状态是怎样的? 这说明原来_____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时,水平方向上仍保持_____状态。 运动 运动 注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反映了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大小。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越大,它的运动状态就难以改变。反之则容易。 1.惯性的定义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2.惯性的解读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③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交流讨论: 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摔倒? 跑动中的人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当脚被绊住后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2.为什么迅速撞击斧子的木柄,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迅速撞击斧子的木柄,木柄受力运动状态改变,由向下运动变为静止;但是由于斧头具有惯性,保持继续向下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斧头会套紧在木柄上。 3.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停止,车上的人为什么会向前倾? 当汽车由运动到突然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阻力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 思考:为什么已经在运动的自行车,即使不蹬,自行车依然在运动。 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提出问题: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02 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猜想: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越远 器材:小车、木板、毛巾、棉布 1.问题一:实验过程中,保持哪些条件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_____保持不变,其控制方法是:使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_____从静止开始滑下。 2.问题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用什么方法来实现改变? 实验过程中,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_____大小,其改变的方法是:_____。 速度 同一位置 阻力 在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毛巾、棉布) 3.问题三:为了方便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中该记录什么物理量? 若要观察小车从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应当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_____。 距离(距离越远速度减小便越慢) 在同一斜面 的同一高度 同一小车从 静止下滑 到达斜面底部速度相同 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