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2444

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3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cover
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儿童诗,通过“寻找雷锋足迹”的对话形式,描绘雷锋冒雨送孩子、踏荆棘背大娘的场景,赞颂其无私奉献精神。 语文要素: ① 认读“曾、蒙、泞”等生字,会写“锋、昨、冒”等字; ② 有感情朗读诗歌,体会反复句式的表达效果; ③ 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含义。 二、核心目标 1. 语言目标:积累“泥泞的小路、晶莹的露珠”等短语,能用“_____说:……”句式复现诗歌对话。 2.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体验,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内涵。 3. 实践目标:发现身边的“雷锋行为”,尝试用行动传递爱心。 三、任务群设计框架 主题情境 “追寻雷锋足迹,争当爱心使者” 通过“寻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三阶段任务,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任务一:寻雷锋(基础型任务) 活动1:诗歌中的雷锋地图 朗读探秘: 分角色朗读小溪、小路的话(女生读问句轻柔,男生读答句坚定); 圈出雷锋帮助他人的地点(泥泞的小路、蒙蒙细雨中)。 生字情境学: ◇ “泞”字溯源:三点水+宁=泥泞,结合课文插图画泥水坑; ◇ “棘”字想象:两“朿”相叠如荆棘丛,用树枝模拟场景。 活动2:雷锋故事放映厅 观看动画片段《雷锋的故事》,补充诗歌外的助人事例(如捐款、修车); 完成“雷锋足迹卡”: ◇ 时间:_____ 地点:_____ 帮助对象:_____ 任务二:学雷锋(发展型任务) 活动1:诗歌里的温暖镜头 镜头表演: ◇ 第一组:用雨伞、书包道具表演“冒雨送孩子”; ◇ 第二组:用拐杖、篮子道具表演“背大娘过荆棘”; 细节讨论:为什么雷锋要“冒着蒙蒙细雨”“踏着荆棘”?体会奉献的不易。 活动2:班级“雷锋金句”集 摘抄诗歌中打动自己的句子(如“泥泞路上的脚窝,藏着雷锋的温暖”); 创作班级助人标语:“_____(同学名)说:这里需要_____,我来帮忙!” 任务三:做雷锋(拓展型任务) 活动1:校园爱心接力赛 实践任务卡: ◇ 低难度:帮同学捡起掉落文具 ◇ 中难度:为老师整理讲台 ◇ 高难度:设计“雨天共享雨具角” 记录方式:用简笔画+一句话记录行动(例:今天我帮小雨系鞋带 )。 活动2:家庭社区微行动 “三个一”任务: 为家人做一件家务(如摆碗筷) 为邻居送一句问候(如“需要帮忙取快递吗?”) 为社区做一次清洁(如捡拾公共区域垃圾) 四、跨学科整合 1. 道德与法治:讨论“帮助他人时如何保护自己”; 2. 美术:绘制“雷锋日记”连环画,表现助人场景; 3. 音乐: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创编爱心手势舞; 4. 劳动:制作“爱心工具箱”(备纸巾、创可贴等),培养服务意识。 五、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层:背诵诗歌第2、4小节,抄写生字并组词(例:锋→雷锋); 实践层:采访长辈“我身边的雷锋故事”,用语音或图画记录; 创意层:续写诗歌《雷锋叔叔,我在这里找到了你》,添加新助人场景。 六、评价设计 1. 过程性评价: “雷锋徽章”成长册:每完成一项助人行动贴一颗星,满10颗升级为“小雷锋”; 小组互评“最温暖瞬间”(最佳助人行为)。 2. 成果展示: 举办“雷锋日记”展览会,展出连环画、续写诗、行动记录卡; 开展“爱心小剧场”展演,重现课文与自编助人情景剧。 七、教学资源包 1. 视频资源:纪录片《雷锋》、动画《红领巾的雷锋日记》; 2. 实物材料:仿旧日记本(书写“雷锋日记”)、助人任务转盘(随机抽取任务); 3. 拓展阅读:《雷锋日记》精选片段、绘本《雷锋的故事》。 设计亮点: 具象化精神传承:将抽象的“雷锋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爱心任务卡”,让品德教育落地; 双线并进:以“读诗悟情”促“行动内化”,实现语言学习与价值观培养的融合; 代际链接:通过采访长辈、社区服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