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3228

9.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同步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2-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406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时,饱和溶液,同步,学案,学生,教师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 一定温度 下,向一定量 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 继续溶解这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通过 升温或增加溶剂 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温 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2.结晶 (1)概念: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 晶体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包括 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和 蒸发 结晶。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20 ℃时,100 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D) 选项 A B C D 加入NaCl质量(g) 5 15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130 136 2.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 A.乙、丙  B.甲、乙  C.丙  D.甲、乙、丙 3.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KNO3)固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 4.下列各状态下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C) 5.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红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A所示。 (1)小红认为图A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试管底部还有硝酸钾固体 。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B所示的溶液。小红认为该溶液不饱和,小红的判断是否正确 为什么  小红的判断不正确,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 。 知识点二 结晶 6.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海水进入储水池,海水中不含有其他杂质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逐渐减小 D.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7.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 (1)乙烧杯中的溶液 可能是 (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加快液面空气流速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来说,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A)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9.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20 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加热后硝酸钾溶液变浓 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0.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 不变 。 (2)如果加入KNO3晶体,弹簧秤读数 变小 。 11.在一定温度下,将30 g、40 g、50 g、60 g、70 g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50 g水中,其5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KNO3的质量(g) 30 40 50 60 70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 80 90 100 105 105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 4 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在该温度下,50 g水中溶解 55 g KNO3刚好达到饱和。 【自我挑战】 12.(2024·贵州模拟)电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C2+2H2O===C2H2↑+X(物质X的化学式不予告知),若反应前饱和石灰水的温度为T1,将电石放入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趁热过滤,此时溶液温度为T2,等溶液温度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