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4966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1476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第二课时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01 大单元 02 新课标 03 大视野 04 微探究 06 对点练 05 划重点 目 录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影响 深远的 人文精神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践行中华 传统美德 传承核心 思想理念 弘扬中华 人文精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讲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做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 做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人 重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守诚信,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做孝老爱亲的人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02 新课标 【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6 P10) 本课目标 03 大视野 思考:这些榜样人物具有怎样的美德,对你有何启示? 导入一:热点速递 观看视频: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思考: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导入二:多维交流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导入感悟 04 微探究 思考:结合马明涛的事例,思考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人。 任务探究一: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链接教材: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1) 做自强不息的人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任务探究一感悟 思考:1. 袁隆平和樊锦诗身上有着怎样的美德? 2.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任务探究一: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场景一: “敦煌女儿”樊锦诗,自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大漠中的敦煌文物研究,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为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场景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他的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链接教材: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2) 做敬业乐群的人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任务探究一感悟 思考:1. 社会救助有何作用? 2. 我们应当如何做扶危济困的人? 任务探究一: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链接教材: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3) 做扶危济困的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任务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