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4972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72472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一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01 大单元 02 新课标 03 大视野 04 微探究 06 对点练 05 划重点 目 录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影响 深远的 人文精神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践行中华 传统美德 传承核心 思想理念 弘扬中华 人文精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讲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做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 做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人 重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守诚信,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做孝老爱亲的人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02 新课标 【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6 P10) 本课目标 03 大视野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实现以文化人。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文精神? 导入一:热点速递 思考:视频中是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 导入二:多维交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导入感悟 04 微探究 小明和小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大学时代就认识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非常深厚。小明是一个热爱户外运动和冒险的人,而小华则更喜欢安静的室内活动,比如看书和画画。 一次,小明邀请小华一起去登山。小华虽然不是很喜欢户外活动,但是为了支持小明,他还是答应了。在登山的过程中,小明和小华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小明教会了小华如何应对高海拔的气候变化,而小华则教给小明一些关于心理调节的技巧。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最终成功登上了山顶。 回到城市后,小华邀请小明一起去参加一场画展。虽然小明并不是很擅长欣赏艺术,但是为了支持小华,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在画展上,小华向小明介绍了一些画作的背后故事,而小明则向小华分享了一些关于户外运动的趣闻。他们在画展上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彼此之间更加了解了对方的兴趣爱好。 思考:小明和小华之间的相处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对你有何启示? 任务探究一: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链接教材: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2)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任务探究一感悟 思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