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6 测试塔台模型 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知道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科学思维: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探究实践: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态度责任: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能基于观察事实做出合理判断。 科学聚焦 01 思考:想要更客观的了解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仍需要进行什么环节? 测试、检测。 科学聚焦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实施建设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协助不同项目的测量? 用尺子测量高度 用重物测试承重 用电风扇或扇子测试抗风能力 用拍动桌子模型地震测量抗震能力 测试地震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模拟仪。 测试塔台 科学探索 测试塔台 2.展示与测试: 测试顶端承重 测试高度 科学探索 测试塔台 2.展示与测试: 测试抗风能力 测试抗震能力 科学探索 使用统一的材料成本价目表计算塔台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价目表 材料 价格 1根吸管 1角 1卷胶带 5角 1个衔接头 3角 测试塔台 科学探索 看来,我们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展开测试吧! 提示: 塔高、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都需要符合塔台模型制作标准中的最低标准,如有一个条件不符,则塔台模型不合格。 测试塔台 科学探索 测试塔台 1.明确测试标准: 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一组 二组 三组 科学探索 测试塔台 3.自我评估: 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 问题梳理记录单 小组: 日期: 1.塔台模型高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 2.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 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 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 5.底端重量较轻,不利于抗震。 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 问题梳理记录单 小组: 日期: 1.塔合模型设计抗震能力较差,结构不够稳定。 2.使用吸管数量比其他组多,胶带缠裹太多,成本需要控制。 3.风力3测试中开始摇晃,与其他组相比抗风性差一点。 4.塔合模型制作不细致,外形不够美观,顶端不够精良。 5.角度有些倾斜,需要重新调整。 6.底部重量不够,结构不是很稳圈。 科学探索 总分最高:颁发最优奖 承重能力最强:颁发大力士奖 抗震能力最好:颁发抗震王者奖 美观得分最高:颁发最美造型奖 测试塔台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研讨一: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1)塔台模型稳固性好,在建造模型时,制作了很多三角形结构。 (2)塔台模型抗震能力强,在建造模型时,加重、加大了底部。 …… 科学探索 研讨二: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塔台模型的成本需要控制,模型中有一些不必要的吸管结构并且制作中胶带缠裹太多,导致材料浪费。 (2)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需要改进,因为模型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 …… 科学探索 研讨三: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 (1)可以通过加重底部并加大底部面积,来增加稳固性和提高抗风、抗震能力。 (2)模型高度太高对抗风有一定影响,所以不能太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