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阿西莫夫 语文·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程导入 异齿龙 鸭嘴龙 原角龙 小角龙 同学们知道恐龙吗?这种我们只在影视资料里见过的生物真的存在过吗? 课程导入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重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难点)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重点) 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后来他投身写作,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新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卷网-1999年版)。孟庆任译。有改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写成此文。 骨骼 鸟臀目 覆盖 携带 彗星 褶皱 深渊 岛屿 俯冲 两栖 追溯 潮汐 劫难 陨石 氧化硅 铱 尘埃 ɡé tún fù xié huì zhě yuān yǔ fǔ sù xī qī jié yǔn ɡuī yī āi 预习检查-字音字形 预习检查-词语解释 【劫难】 【致密】 【褶皱】 【追溯】 【迹象】 【不解之谜】 【天衣无缝】 灾难;灾祸。 细而密,细致精密。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恐 龙 无处 不有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作者围绕这一内容,是怎样展开说明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整体感知 点明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具体论证:用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总结全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4) 第三部分(15)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5.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品析课文 阅读课文,仔细思考: 品析课文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品析课文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品析课文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品析课文 4.什么是“泛大陆”? ①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