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雁归来 ≡ 语文·八年级下册 利奥波德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课程导入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描写赞颂大雁。 同学们你能想出几个关于大雁的诗句吗?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课程导入 今天将有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我们讲述大雁的趣事! 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你了解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样整齐的雁阵吗? 学习目标 3.感受作者的情怀,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素养) 1.熟记“缄”“徙”“狩”等字的读音;熟记“雾霭”“缄默”“迁徙”“凋零”等词语的字形;了解有关利奥波德的文学常识。(重点)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难点) 走近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称为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解读 大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文题“大雁归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以此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大雁归来》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文 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知识链接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 预习检查 雾霭 缄默 迁徙 赌注 沼泽 瞄准 狩猎 盘旋 喧嚷 邀请 凋零 枯燥 稀疏 弥漫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wù ǎi jiān xǐ dǔ zhǎo zé miáo shòu xuán rǎng yāo diāo zào xī mí kōng mō 预习检查 缄默: 凋零: 迁徙: 窥探: 狩猎: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迁移,改变居住的地方。 闭口不说话。 指衰败,不振。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指暗中察看;也指观察探索。 打猎。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朗读课文,独立思考: 1.梳理文章结构,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3.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 本文介绍了大雁的迁徙、觅食、集会时的鸣叫、迁徙的范围及意义等。 概况内容 第一部分(1-5) 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 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1-13) 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作者笔下大雁的特点 (1)飞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 (5)常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6)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