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9457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6122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一滴水 经过丽江 ≡ 语文·八年级下册 阿来 课程导入 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 四方街 金沙江 课程导入 “秀色丽江,人在路上,彩云之南,归去的地方”这是歌曲中唱着的丽江,丽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高原雪山、河谷、深峡,也还有草甸、平坝,它是游客向往的圣地,是一个神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来的这篇文章,从一滴水的视角出发,畅游丽江,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觅这份独特的美吧!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欣赏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热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踪迹。 走近作者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写作背景 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但如何着手,阿来心下茫然,他说:“丽江很好,写丽江的文章也很多,但我总觉得很多文章并没有写出丽江的精髓。丽江的精髓是水!从玉龙雪山上的冰雪,到黑龙潭这些水体,乃至古城中淙淙流淌的河水,水是丽江之美的载体和精魄。”最终,阿来匠心独运,以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写成了这篇美文。 知识链接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地处云贵高原。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而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是游记的线索; 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它是游记的主体,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 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它是游记的灵魂。 一种文体:游记 文体知识 预习检查 闸 砚 蘸 喧哗 奔流 矗立 映照 苍劲 翡翠 眺望 擦拭 硕大 喧腾 zhá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yàn zhàn xuān huá cāng jìng bēn liú chù lì yìng zhào fěi cuì shuò dà tiào wàng cā shì xuān téng tíng tái lóu gé mù xuàn shén mí 预习检查 【轻盈】 【喧哗】 【矗立】 【苍劲】 【徘徊】 【喧腾】 【目眩神迷】 【五彩斑斓】 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声音大而杂乱。 高耸地立着。 (树木)苍老挺拔。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喧闹沸腾。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整体感知 1.这篇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2.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游踪的呢? 3.“一滴水”有哪些经历?画出它的游历踪迹。 4.划分课文层次。 初读文章 独立思考 整体感知 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一滴水”的游踪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游踪的呢? 空间顺序 整体感知 玉龙雪山 丽江坝 落水洞 黑龙潭 四方街 金沙江 游踪 空 间 顺 序 时 间 顺 序 整体感知 层次梳理 第一部分(1-2) 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 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 第三部分(16) 写“我”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程。 品析课文 根据文章前两段的介绍,“我”这“一滴水”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由雾气化成的一片雪,然后变成坚硬的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再遇到阳光,融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