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地理研学小组到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发现山麓地带的村落多古民居、古牌坊,游客众多。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研学小组计划拍摄村落景观,选择的最佳拍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图中两座小桥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是( )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正南向正北 C. 自东南向西北 D. 自正西向正东 3.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58米 B. 68米 C. 98米 D. 108米 武汉的小明同学利用手机上的月相app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示意该月相app上显示的其家乡某日月球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日农历日期可能是( ) A. 初一 B. 初七 C. 十六 D. 二十三 5. 一周后,小明在该地观测到的月相及月升时间最可能是( ) A. 11时37分 B. 15时26分 C. 17时05分 D. 00时10分 等压线图是了解天气状况和天气变化,并进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2024年12月22日8时和12月2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22日8时相比,26日8时风向变化最明显的城市是( ) A. 潍坊 B. 兰州 C. 银川 D. 哈尔滨 7. 26日8时,图中风速最大的城市是( ) A. 重庆 B. 兰州 C. 潍坊 D. 哈尔滨 图1示意北太平洋海域8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2示意北太平洋某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甲、乙两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盛行风 C. 洋流 D. 海陆轮廓 9. 图2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现象最容易出现在( ) A. 甲海域 B. 乙海域 C. 丙海域 D. 丁海域 10. 图中甲、乙、丙、丁四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丁丙乙甲 D. 丙乙甲丁 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和土壤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区域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植被主要生态特征分别是( ) A. 革质叶片 针状树叶 B. 叶片宽阔 茎花板根 C. 夏绿冬枯 针状树叶 D. 革质叶片 湿绿干枯 12. 影响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土壤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植被 B. 地貌、成土母质 C. 时间、植被 D. 时间、成土母质 13. 呼伦贝尔地区无森林发育,从土壤角度看是因为该地有阻挡根系深入、质地黏重的( ) A. 腐殖质层 B. 淋溶层 C. 淀积层 D. 母质层 2024年7月26~28日,受台风格美影响,我国东部部分省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灾害多发。灾后各地救援随即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应对此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台风“格美”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5. 救灾决策部门为准确分析此次灾情,使用的专题地图主要有( ) ①土壤类型分布图 ②聚落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植被类型分布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位于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存在着明显的山谷风环流(图1),该山谷风环流加剧了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大气污染。图2示意2017~2022年5月期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