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安全带未系提醒 教学设计 课题 安全带未系提醒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现代社会,汽车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实现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本单元首先让学生了解汽车驾驶中的几种基本操作,感受其中的控制过程,对汽车中的过程与控制形成基本认识;然后以汽车中的转向灯系统、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倒车防撞系统、定速巡航系统为例,分析汽车系统中典型子系统的功能和控制逻辑,分析其中的基本算法,设计用计算机实现这些子系统控制的方案,并通过编程来验证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控制逻辑,感受计算机程序在实现控制系统功能中所起的作用。【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有意识地依据“输入—计算—输出”的计算模式分析问题,并意识到可以创造相应的控制系统,让它们通过获取物理世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产生符合人们需求的输出。2. 计算思维:通过阅读和修改程序,感受输入数据的改变对控制系统输出的影响,认识到计算机编程对控制系统功能实现的重要性。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虚拟仿真工具和编程环境中进行程序修改和调试,激发对数字化工具运用的主动性,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4. 信息社会责任:初步具备控制系统安全性能设计意识。 重点 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算法。 难点 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程序实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生活情景导入】【想一想】“小智一家要开车出门旅游,坐进车里,汽车启动前,每个人都要做一个什么动作?”教师给出明确答案:要系好安全带。并借此机会向学生强调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建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作用是提醒驾驶员或乘客系好安全带。当驾驶员或乘客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汽车启动时,系统会给出语音提醒,同时在仪表盘上以图像的形式显示警示信号。 注意、思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一、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小试牛刀】1. 分析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中的输入、计算和输出环节,绘制其工作过程示意图。2. 如果用模块 A表示安全带状态,模块 C表示语音提醒。请思考:模块A满足什么条件,模块 C发出语音提醒? 3. 用真值1和0表示模块A、模块C的状态(1表示“是”,0表示“否”)。【学习活动2】二、安全带未系提醒的算法在汽车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中,可以使用一个微动开关传感器检测驾驶员或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这个传感器只有两种状态:开或关,1或 0,所以可以用开关量来表示传感器的状态。当微动开关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或乘客系上安全带时,开关量为 1 ;相反,当微动开关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或乘客未系安全带时,开关量为 0。根据传感器的状态,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输出动作。例如,当开关量为 1时,系统可以不发出警报;而当开关量为 0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或乘客系上安全带,以确保行车安全。【小试牛刀】请用模块A和模块 C的状态来绘制算法流程图。【学习活动3】三、安全带未系提醒程序实现【大展拳脚】在实验环境中运行“安全带未系提醒”程序,体验该系统的功能,并阅读对应程序,找到程序中体现该系统关键算法的代码。【案例代码】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观察,学习基础知识。另外,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拓展-提升 当增加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人的设计时,“当座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