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0053

6.1 力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 沪粤版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6241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25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力与机械 第1节 力 2025 春季新教材版 八年级下册沪粤版 教学 目标 新课 导入 课堂小结 力 课堂 练习 力的作用效果 目录 力的基本概念:明确定义,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及改变状态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加速、减速、方向改变及形状变化两种效果。 力的相互作用性: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的三要素:掌握大小、方向、作用点,理解其共同决定作用效果。 逻辑分析: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判断物体状态变化。 批判性思维:质疑反思传统观念,接受科学定律普适性。 模型构建:根据力的三要素构建模型,预测物体行为。 实验设计与操作:设计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影响及相互作用性。 数据收集分析:收集并分析数据,得出力的作用效果结论。问题解决:运用知识解决力相关问题,评估优化方案。 尊重科学:尊重实验数据和定律,不信未经证实理论。 批判性接受:面对信息保持批判思维,不轻信未经证实观点。 社会责任感:认识物理学重要性,愿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 新课导入 生活再体验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用力拉会使拉力器的弹簧拉长;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 力 观察与思考 蚂蚁搬运食物 运动员举起杠铃 起重机提升重物 同名磁极相斥使磁环悬浮 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实例吗?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力的作用。 力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 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符号为N 运动员 杠铃 举 蚂蚁 食物 搬 磁铁 磁铁 排斥 起重器 重物 吊 物体 物体 对 作用 F 力 观察教材P2图6-1-1,思考:在这些力的作用的事例中,对应到每个事例,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会有力的作用吗?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一定要接触吗? 事例(a), 施力物体是蚂蚁,受力物体是食物;不会;不一定。 力 思想方法 归纳法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运动员举杠铃、运动员踢球、压路机压路和推土机推泥土等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因而可以将力的定义归纳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力吗 实验 现象 磁铁吸引铁钉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带电体吸引小纸屑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 结论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 力 观察与思考 一只蚂蚁的拉力约0.001N 打开易拉罐的力约为20N 我国“长征八号”火箭的推进力约4.8x106N 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1N 大型拖拉机的拉力约35000N 1N的力有多大? 力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蚂蚁 食物 搬 运动员 杠铃 举 人推车 推土机推土 磁铁吸引铁钉 力 的 特 点 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至少两个物体) 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活动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取一根弹簧和一块海绵,分别用手拉弹簧和捏海绵,观察弹簧和海绵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活动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 6-1-3(a)所示,将小铁球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磁铁靠近小铁球,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如图 6-1-3(b)所示,让小铁球做直线运动,将磁铁放在小铁球运动路径的一侧,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a) (b) 图 6-1-3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活动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手捏海绵,海绵的形状改变了;在图 6-1-3 (a)中,磁铁使静止的小铁球运动了,在图 6-1-3(b)中,磁铁使做直线运动的小铁球发生了偏转。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