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1986

17《青春之光》教学设计 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7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青春之光,教学设计,语文,统编,2024,七年级
  • cover
青春之光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学习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执着追梦的精神。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重点、难点) [审美创造]体会文章细腻、真挚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黄文秀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下面一张照片,读一读照片下面的话,说说你们的感受。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学生自由发言) 师:照片上的人是黄文秀,上面一段话是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这一段颁奖词高度赞扬了她在扶贫工作中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她不仅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还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之光》这篇课文,了解黄文秀的具体事迹,学习她身上的精神。 [设计意图] 用黄文秀的照片和颁奖词导入,能够激起学生探寻黄文秀事迹的兴趣,对黄文秀的精神有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简要了解课文主要人物黄文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 (2)扫除字词障碍。(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速读课文,抓住小标题和重要语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抓住小标题,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重要的提示性词语和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小标题 时间 (村民)情感 主要内容 “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2018年3月26日 两个月的时间 “我心中的长征” 2018年底 “仿佛她还在一样” 2019年6月18日中午 [预设] 小标题 时间 (村民)情感 主要内容 “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2018年3月26日 质疑、排斥 初到百坭村的困境与坚持 两个月的时间 接纳 “我心中的长征” 2018年底 服气、喜爱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 “仿佛她还在一样” 2019年6月18日中午 悲痛、不舍、怀念 牺牲后村民的悲痛与缅怀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对文章的主体部分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简要概括一下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预设] 本文主体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黄文秀带领百坭村村民脱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卓越成就,并和村民建立深厚感情,最终因公殉职的故事。 (3)记叙顺序。 师:文章第1—4段先写了黄文秀的牺牲,后面部分再写黄文秀在百坭村的事迹,这是什么叙述顺序? (学生探讨后,教师指名回答)预设 这是倒叙。 师:是的,这里运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叙述顺序呢?这些叙述顺序分别有什么作用? 叙述顺序 特点 作用 顺序 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展过程。 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插叙 叙述暂时中断,插入相关的情节或事件,再按原来的记叙顺序写出整个过程。 ①交代了……的内容/解释了……的原因;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③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④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⑤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完整;⑥突出文章主旨,深化主题;⑦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倒叙 先把事件的结果或事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再按顺叙叙述。 ①突出中心;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