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2174

3.4 人造卫星宇宙——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653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作业,课时,同步,必修,2019,人造卫星
  • cover
3.4 人造卫星宇宙———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8-10题为多选题) 1.假设冥王星的直径为d,在冥王星表面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由顶端静止下滑,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若斜面的长度为L,则冥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 B. C. D. 2.太阳大约还有50亿年的寿命,在其寿命末期,太阳会坍缩成为一颗白矮星。假设坍缩之前太阳的质量为,坍缩之后的直径大约为16 000 km.已知引力常量为,不考虑太阳的自转和坍缩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则坍缩后太阳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 B. C. D. 3.2016年,我国发射了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和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G7。“墨子”在高度为的圆形轨道上运行,G7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度约为)。则( ) A.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B.两颗卫星内的设备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C.卫星G7可以定点在长春正上方 D.卫星“墨子”的角速度比卫星G7大 4.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A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之间的万有引力忽略不计,则( ) A.卫星轨道半径分别为 B.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4 C.卫星A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5.2024年7月19日11时3分,我国成功发射了轨道高度约为700公里的高分十一号05星。关于这次卫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应该自东向西发射 B.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的发射速度不大于 D.该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 6.神舟十五号飞船停靠天和核心舱后,中国空间站基本建成。空间站绕地球可看作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地球的自转,空间站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所示,图中标明了空间站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设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飞行轨道半径为,则与的比值最接近的值为( ) A.4 B.6 C.8 D.10 7.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嫦娥六号顺利发射。如图所示,嫦娥六号探测器进行多次变轨修正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降落月球表面,下列关于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在轨道1与轨道2上经过P点时,速度相同 C.在轨道1与轨道2上经过P点时,机械能相同 D.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8.(多选)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神舟十八号返回舱和空间站在距地面400km的圆轨道Ⅰ上运行,启动返回程序,返回舱与空间站分离后变轨到椭圆轨道Ⅱ,再经变轨后进入大气层。则( ) A.返回舱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返回舱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空间站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 C.返回舱在轨道Ⅱ上运行时,舱内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返回舱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9.(多选)我国的航天事业从1956年2月开始,经过67年的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经历了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里程碑式的发展。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它是一部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历史,更是一段扬眉吐气、壮我国威,助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的历史。如图所示,是某颗“北斗”卫星从绕地飞行经历变轨到静止轨道的示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其自转周期为T。轨道I为该北斗卫星的近地轨道,轨道II为转移轨道,Ⅲ为静止轨道,地球北极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北斗卫星在近地轨道的线速度大于7.9km/s B.该颗北斗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 C.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该北斗卫星在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