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2296

5.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高二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20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作业,课时,同步,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5.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高二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1.从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光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2.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3.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并非只发生一次衰变就达到稳定状态,而是要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某些原子核的衰变情况如图所示(N表示中子数,Z表示质子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到的衰变是α衰变 B.已知的半衰期是T,则8个原子核经过时间后还剩4个 C.从到共发生5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D.图中原子核发生的α衰变和β衰变分别只能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4.人工心脏(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其内部能量来源是放射性同位素钚的衰变产生的热量,再通过温差电现象转化为电能,钚的半衰期为86.4年,以二氧化钚的形式封装在能够防腐蚀和辐射的合金壳体内。钚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方程中的为质子 B.衰变方程中的为α粒子 C.经过86.4年,二氧化钚的质量将变为原有质量的一半 D.衰变过程中产生的X粒子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5.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同大气作用产生中子,中子撞击大气中的会引发核反应产生具有放射性的,能自发地衰变为,半衰期为5730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的是α衰变 B.衰变辐射出的粒子来自于碳原子核内的中子 C.由于温室效应,的半衰期会发生微小变化 D.若测得一古木样品的含量为活体植物的,则该古木距今约为11460年 6.我国科学家将放射性元素镅引入到能量转换器中来提高转换效率。若镅243的衰变方程为:,X、Y代表两种不同的元素符号,则( ) A. B. C. D. 7.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1年和3年,最初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M,经过3年后,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则再经过3年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 A. B. C. D. 8.衰变是放射性物质衰变的一种形式,它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衰变是研究基本粒子和核物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以下反应中属于衰变的是( ) A. B. C. D. 9.我国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合成了新原子核。原子核存在一种衰变链,其中第1次由衰变成原子核,第2次由衰变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次为α衰变,第2次为β衰变 B.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C.两次均为α衰变 D.通过增加温度可以加快衰变速度 10.一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此过程中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分别为( ) A.8,6 B.8,4 C.6,4 D.6,8 11.2024年6月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搭载的中法氡气测量仪主要探测月壤中氡222和氡220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发出的α粒子。已知静止的氨原子核自发衰变为钋原子核同时放出一个粒子X,且氡222的半衰期为3.8天,则该核反应( ) A.在月球上进行时,经过3.8天后剩余个数一定多于原来的一半 B.属于β衰变 C.过程中释放γ射线和另一种射线,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另一种射线电离本领最强 D.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且电荷数守恒 12.钠的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次衰变后产生稳定的镁()。已知的半衰期为15h,将一个放射强度为每秒次的溶液样本注射到某病人血液中,45h后从该病人体内抽取6mL的血液,测得其放射强度为每秒5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过程为α衰变 B.进入到血液后半衰期变长 C.45h后样本放射强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